CopyRight©2021 139GAME.COM.CN All Right Reserved
IBM于1991年推出MR(Magneto Resistive磁阻)技术
1991年,硬盘技术取得巨大突破。IBM推出MR技术,为硬盘容量的巨大提升奠定了基础。1991年,IBM应用该技术推出了首款3.5英寸的1GB硬盘。
扩展阅读:
在20世纪80年代末,ibm公司推出MR(Magneto Resistive磁阻)技术,这种新型磁头采取磁感应写入、磁阻读取的方式,令磁头灵敏度大大提升,大幅度提高硬盘的工作效率,与此同时盘片的储存密度较之前的20Mbpsi(bit/每平方英寸)提高了数十倍,为硬盘容量的巨大提升奠定了基础。
真空技术改进了材料磁阻材料纯度,获得了更高的磁阻变化率,磁阻效应才被用于磁芯存储器中。
在1991年ibm应用该技术推出首款3.5英寸的1GB硬盘0663-E12。虽然在此之前1983年已经出现了第一款3.5英寸硬盘,1988年出现了第一款2.5英寸硬盘,但容量方面都没有突破GB,可以说0663-E12是开创了民用级GB硬盘的先河,从此硬盘容量开始进入了GB数量级,3.5英寸的硬盘规格也由此成为现代计算机硬盘的标准规格。
IBM首创数据存储历史:盘式磁带实现技术突破!
1950年代,IBM最早把盘式磁带用在数据存储上。因为一卷磁带可以代替1万张打孔纸卡,于是它马上获得了成功,成为直到80年代之前最为普及的计算机存储设备。
扩展阅读
到了1950年,打孔方式记载数据慢慢就被盘式磁带取代了。
在当时,一盘磁带可以替代掉一万张打孔纸卡,所以当 ibm 推出这个盘式磁带用在电脑存储时,很受人民群众的欢迎。这种热情的欢呼一直持续到了80年代。
慢慢地这种存储技术开始遍地开花,于是我们就看到了存储音乐的磁带,存储电影一圈一圈大轮子的盘式磁带。所以真心是得益于相关存储技术,我们那时候才能用上最时髦卡带,看最时髦的电影。
不过真心怀念那时候的老式磁带,因为灌录的原因,不能后期进行修音,所以当时听到的都是很棒的实力唱将。
因为磁带存储有着长期保留数据的特点,目前为止磁带存储还在继续使用。ibm 新推出的新磁带存储可以存储近330TB的内容!IBM于1974年创造了R系统,开创了RDMBS技术新纪元
IBM System R是从1974年开始在IBM的San Jose研究实验室作为研究项目构建的数据库系统。
扩展阅读:
System R是一个开创性的项目:它是第一个实现SQL的数据库,此后已成为标准关系数据查询语言。它也是第一个证明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提供良好的事务处理性能的系统。System R中的设计决策以及一些基本的算法选择影响了许多后来的关系系统。
System R的第一个客户是1977 年的Pratt&Whitney。
2006年1月4日,蓝光光碟格式由多家公司开发并向公众推出
蓝光光碟格式由多家公司开发,并于2006年1月4日向公众推出。涉及的公司包括戴尔、日立、惠普、LG、三菱、松下、索尼和TDK。蓝光格式是与HD-DVD的竞争的一种高清晰度数据技术。一张蓝光光盘可以存储25 GB的单层光盘(50 GB在双层光盘上)。
扩展阅读:
蓝光,也称蓝光光碟,英文翻译为Blu-ray Disc,经常简称为BD。是DVD之后下一时代的高画质影音储存光盘媒体(可支持Full HD影像与高音质规格)。蓝光或称蓝光盘利用波长较短的蓝色激光读取和写入数据,并因此而得名。蓝光极大地提高了光盘的存储容量,对于光存储产品来说,蓝光提供了一个跳跃式发展的机会。
在这之前,以东芝为代表的HD-DVD与蓝光光碟(Blu-ray Disc)相似,盘片均是和CD同样大小(直径为120毫米)的光学数字储存媒介,使用405纳米波长的蓝光。但在2008年,随着原先支持HD DVD的华纳公司宣布脱离HD-DVD,以及美国数家连锁卖场决定支持蓝光产品,东芝公司终在2月19日正式宣布将终止HD-DVD事业,这场持续了数年的次世代存储规格之争,最终以索尼为代表的蓝光阵营获得了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