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2021 139GAME.COM.CN All Right Reserved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航天星闪” 引领航天无线通信技术新突破
1月18日消息,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传来,由其一院万源科技精心研制的 “航天星闪” 无线通信模组在搭载飞行试验中取得了圆满成功。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表示,该产品可满足航天领域全场景应用需求,为火箭等系统的单机实现无缆化组网、提升运载能力奠定技术基础。
据介绍,“航天星闪”基于国内厂商主导的“星闪”标准制定和产业化推进,对标传统的蓝牙、WiFi、UWB(超宽带),做到自主研发、协议可控,填补了国内航天领域无线通信技术的空白,结合航天应用场景需求,进一步增大了通信距离和可靠性,具有低时延、高吞吐、抗干扰等特性,在功耗、速度、覆盖范围、传输可靠性等方面全面领先。
其中,“低时延”特性让信息传输体验尽在“微秒之间”。航天星闪产品的传输时延是传统无线技术的 1/30,同等时间能够提供 30 倍的交互信息,传输时延由毫秒级优化至微秒级。
“高吞吐”特性让传输效率“事半功倍”。通过航天星闪产品,设备间信息传输最高速率是传统无线技术的数倍,能耗只有之前的 60%,传输效率提高,质量大幅提升。
“抗干扰”特性能帮助有用信号“突出重围”。在航天星闪产品的研制过程中,万源科技首次将“Polar 码(极化码)”等前沿技术应用于短距通信,让产品的抗干扰能力相比传统无线技术实现极大提升。
万源公司的研发负责人介绍称,该技术最初由中国科技和电信专家组成的星闪联盟于 2020 年提出,是一种旨在取代蓝牙的无线短距离通信技术。目前,星闪联盟的主要成员包括中国信通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移动、华为等。
在此基础上,万源公司研发团队于 2023 年 9 月开始实施他们的项目,仅用了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实现了通信范围的扩大和抗干扰能力的提高。相比大家现在熟知的传统星闪技术,“航天星闪”通讯距离从 30 米增加到了 250 米,数据丢失率从 1.58% 降至 0.01% 以下。
长征二号丁火箭2024年九连胜,银河航天四颗SAR卫星顺利升空
12月17日消息,中国航天再传捷报!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点火升空,搭载着航天宏图的PIESAT-2 09至12号四颗卫星,以一箭四星的方式精确送入预定轨道,标志着此次发射任务圆满落幕。
至此,长二丁火箭完成该型火箭 2024 年的全部发射任务,取得九战九捷的好成绩。
银河航天官方表示,本次任务的四颗卫星均为低轨 SAR 卫星,搭载高分辨率 SAR 载荷以及星上智能处理、星上任务规划等载荷,具备单星高分辨率成像、多星高精度干涉测量、星上智能处理与自主运行、应急通信与快速响应,以及长期稳定数据产出等能力,将在轨进行遥感观测与相关应用。
获悉,SAR 卫星是载有 SAR 载荷的对地观测遥感卫星的统称,具有全天时、全天候、高分辨对地观测等优越性能。
多颗 SAR 卫星可以提高重访率开展多种组网应用,可获取高分辨率成像、高频率观测,在全球范围内定期覆盖,实现对大坝、桥梁等目标的毫米级的形变测量,支持和服务国土资源、地震监测、防灾减灾、基础地理信息获取及林业等应用需求,更好地服务于国计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