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单位扣缴和个人自行扣缴区别介绍

时间:2024-12-15 21:05:20
编辑:

在个人所得税中,代扣代缴是由扣缴义务人代纳税人向税务机关申报缴纳税款,自行申报就是纳税义务人以自己的名义向税务机关申报缴纳税款。下面就由的小编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二者的关系和在实务中的影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个人所得税单位扣缴和个人自行扣缴区别介绍

一、哪些需要自行申报呢?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6]162号)规定,凡依据个人所得税法负有纳税义务的纳税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办理纳税申报:

(一)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

(二)从中国境内两处或者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

(三)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

(四)取得应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的;

(五)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

用一句话总结就是:11个税目中有10个税目是需要支付方代扣代缴的,另有5种特别的情况是要取得所得的纳税人自行申报的。这二者当然有重合,如12万元申报。但整体的格局很清楚:以代扣代缴为主、自行申报为辅!

二、具体有哪些不同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支付所得的单位或者个人为“扣缴义务人”。很多人都忽略了这个词,什么叫“扣缴义务人”?就是说你在支付的时候是负有扣缴义务的,这个义务对于支付方就意味着法律责任,详细一点,如果你没有尽到义务的话,那么即使纳税人最后仍然补缴了税款,还是可能因为没有尽到扣缴义务而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这就是法律风险了。当然在实务中,站在税务机关的角度,如果税款确实已经入库了,一般是不会再去追究扣缴义务的问题。

但是从支付人的角度来讲,把相应的法律责任寄托在支付对象的纳税能力和诚信上,无论是在合同约定上还是实务操作上都是任何一家谨慎的公司(个人)不愿意看到的。况且从各地税务机关的角度来讲,扣缴还是自行申报涉及税源的问题,就是扣缴的税款要交在扣缴单位所在地(股权转让除外),自行申报则不一定在扣缴单位所在地交了。

一旦缴纳地点不同可能涉及在一处退税然后在另一处补税的成本,而且还涉及相关的法律责任。所以,在实务中,我碰到过很多次有律师代理的公司即使知道自行申报更方便,也要坚持走“代扣代缴”的途径,就是因为律师们很看重消除扣缴“义务”这个过程,这也是非常负责任的做法!

三、代扣代缴和自行申报没有可选择性

这一点在实务中有非常多的人犯错。大家的第一个观念就是:只要最终交税就行了!谁交有什么关系呢?这个道理看上去合理,但是对于处在不同位置上的人来说,它的影响是完全不同的。

以上就是为大家带来的个人所得税单位扣缴和个人自行扣缴区别介绍的全部内容,关注,带你了解更多动态资讯。

个人所得税退税金额计算方法大揭秘

2022年度退税从3月1日开始申报了,那你知道退税金额怎么计算的吗?不要怕让小编告诉你。

《个人所得税》退税金额怎么算出来的

退税金额怎么计算出来的

1、年度汇算应退或应补税额=[(综合所得收入额-60000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子女教育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捐赠)×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年度已预缴税额 。

2、计算结果大于0,税务局会退税,计算结果小于0,需要补税给税务局。

3、综合所得收入额=202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取得的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等四项所得(综合所得)的收入额。

《个人所得税》退税金额怎么算出来的
相关攻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