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2021 139GAME.COM.CN All Right Reserved
1995年,Cyrix发布Cx5x86处理器,试图与Intel Pentium处理器竞争
赛睿克斯(Cyrix)在1995年发布了Cx5x86处理器,试图与英特尔奔腾系列(Intel Pentium)处理器竞争
扩展阅读:
CyrixCx5x86处理器于1995年8月,即在Cyrix 6x86推出前三个月推出,在使用Socket 3的电脑系统中,这款处理器是速度最快的型号之一,在执行多种应用程式上的表现比一颗75 MHz的Intel 奔腾处理器还要好。
另外,由于Intel除奔腾 OverDrive外,并未提供Socket 3版本的处理器,同厂的486处理器也年龄渐高,Cx5x86正好填补了产品缺口,为Socket 3主板提供了中等效能的产品。
1999年,英特尔 奔腾III系列发布
英特尔 奔腾III系列于1999年发布,此代奔腾系列共有(500兆赫、530兆赫、533 B兆赫、600 B兆赫)五大版本。
扩展阅读:
英特尔奔腾III处理器系列共有(500兆赫、530兆赫、533 B兆赫、600 B兆赫)版本。
英特尔奔腾III处理器的70条创新指令——因特网数据流单指令序列扩展(Internet Streaming SIMD extensions)——明显增强了处理高级图像、3D、音频流、视频和语音识别等应用所需的性能。该产品设计用于大幅提升互联网体验,让用户得以浏览逼真的网上博物馆和商店,并下载高品质的视频等。该处理器集成了950万个晶体管,并采用了0.25微米技术。
1999年1月4日,英特尔发布赛扬处理器(Celeron)
英特尔在1999年1月4日发布英特尔赛扬(Celeron)
扩展阅读:
作为英特尔面向具体市场开发产品这一战略的继续,英特尔赛扬处理器设计用于经济型的个人电脑市场。该处理器为消费者提供了格外出色的性价比,并为游戏和教育软件等应用提供了出色的性能。
Intel推出的 Celeron 处理器,架构上维持和 Pentium II 相同 (Deschutes),采用 Slot-1,核心架构也和 Pentium II 一样,具有 MMX多媒体指令集,但是原本在 Pentium II 上的两颗 L2 缓存则取消了。
Intel拿掉 L2 缓存,除了可以降低成本之外,最主要是为了和当时的主流 Pentium II 在效能上有所分别,除了 L2 缓存,处理器的外部工作频率(Front Side BUS),也是 Intel 用来区分主流与低价处理器的分水岭:
当时 Intel Pentium II 处理器的外频为 100 MHz (最早是 Pentium II 350),而属于低价的 Celeron 则是维持传统的 66 MHz。
Celeron 的核心架构,和 Pentium II 完全相同,只是少了 L2 缓存,这对整体效能上的影响,到底大不大 ? 看看今天的 P3c 大家心理应该就有个底了,举例来说,核心时脉同样为 500 MHz 的 P3 处理器,外频相同的状态下,On-Die 256K 全速 L2 缓存的 P3 500E,效能上硬是比 P3 500 的半速 512K L2 缓存要来的快,光是 L2缓存的速度,就有如此大的影响 (先撇开 ATC 以及 ASB 不谈),更何况是‘没有’L2 缓存。
1999年2月22日,AMD发布K6-III处理器
美国超威半导体公司(AMD)于1999年2月22日发布了K6-III处理器,速度为400兆赫和450兆赫,总线速度为66兆赫提升至100兆赫。它还提供了一个在芯片上的L2缓存。
扩展阅读:
AMD K6-III处理器采用3DNow技术,AMD-K6-III处理器具备“Trilevel Cache”(三级缓存)高速缓存设计。
该处理器集成了高达2130万个晶体管,采用AMD的0.25 微米、五层金属、局域内连及浅沟隔离工艺技术在美国德州Fab 25工厂制造。AMD-K6-III处理器采用与100 MHz Super7平台兼容及使用C4倒装芯片内连技术的321针瓷脚栅阵(CPGA)封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