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2021 139GAME.COM.CN All Right Reserved
全球开启计算领域新纪元:惊艳问世ENIAC!
1946年2月14日,在这个浪漫的情人节,名为“ENIAC”的世界上第一台通用计算机诞生。发明者莫克利和艾克特均为美国人,其初衷也是美国奥伯丁武器试验场为了满足计算弹道需要而研制的。
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台通用电子计算机ENIAC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电子数值积分计算机,也可称埃尼阿克) 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它是图灵完全的电子计算机,能够重新编程,解决各种计算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宾夕法尼亚大学的John Mauchly博士和他的学生J. Presper Eckert应美国军方的要求构思和设计了ENIAC,并为美国陆军的弹道研究实验室(BRL)所使用,用于计算火炮的火力表。
1946年7月,它被美国陆军军械兵团正式接受。为了翻新和升级存储器,ENIAC在1946年11月9日关闭,并在1947年转移到了马里兰州的阿伯丁试验场。1947年7月,它在那里重新启动,继续工作到1955年10月2日晚上11点45分。
这部机器使用了18800个真空管,长50英尺,宽30英尺, 占地1500平方英尺,重达30吨(大约是一间半的教室大,六只大象重)。它的计算速度快,每秒可从事5000次的加法运算,运作了九年之久。由于吃电很凶, 据传ENIAC每次一开机,整个费城西区的电灯都为之黯然失色。
另外,真空管的损耗率相当高,几乎每15分钟就可能烧掉一支真空管,操作人员须花15分钟以上的时间才能找出坏掉的管子,使用上极不方便。曾有人调侃道:「只要那部机器可以连续运转五天,而没有一只真空管烧掉,发明人就要额手称庆了。
ENIAC在公布的时候,就被当时的新闻赞誉为“巨脑”。它的计算速度比机电机器提高了一千倍。这是一个飞跃,之前没有任何一台单独的机器达到过这个速度。它的数学能力和通用的可编程能力,令当时的科学家和实业家非常激动。发明它的人为了进一步推广这些新思想,举办了一系列关于计算机体系结构的讲座。ENIAC在1987年被评为IEEE里程碑之一。
与现代计算机相比,当年的“埃尼阿克”还不如一些高级袖珍计算器,但它的诞生为人类开辟了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使得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Donald Davies Introduces Groundbreaking Concept: Unveiling the ‘Packet’ for Efficient Data Transmission
Donald Davies在1965年提出“ packet ”一词,用于描述通过网络在计算机之间发送的数据。
扩展阅读
唐纳德·戴维斯(Donald Davies)是分组交换计算机网络的发明者之一。他创造了“数据包”一词,如今的Internet可以直接追溯到这个起源。
1966年,他回到NPL(国家物理实验室),参与了他在1965年提出的一个想法:为了实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需要一种快速的消息交换通信服务,在该服务中,将长消息分成多个块,然后尽量减少分别发送的拥塞风险。他称这些块为“数据包”,该技术被称为“数据包交换”。美国ARPA和ARPANET热情地接受了他的网络设计,NPL局域网成为世界上最早使用该技术的两个计算机网络。
戴维斯的团队在他们的实验室里研究了分组交换,但他无法说服英国人资助广域网实验。然而,他的论文确实表明了分组交换在计算机通信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