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2021 139GAME.COM.CN All Right Reserved
苹果新专利揭示未来产品方向,或将采用颠覆性笔状装置设计
在进入,根据美国商标和专利局(USPTO)近日公示的清单,苹果公司获得了控制器相关的设计专利,采用 Apple Pencil 的笔状设计,可配合头显、Mac、iPhone、iPad、电视和游戏主机使用。
根据专利描述,该控制器虽然采用 Apple Pencil 的笔状设计,但可以拆分成两个不同的组件,用作 Apple Vision Pro 类型设备的控制器。
该控制器内含各种传感器,附上相关传感器介绍如下:
带有加速度计的惯性测量单元:
用于收集控制器动作的信息,如轻扫动作、挥动动作、书写动作、绘图动作、摇动动作、旋转等。
无线通信电路:
用于与头戴式设备等外部设备通信。
跟踪功能:
例如可通过外部电子设备中的光学传感器跟踪的主动或被动视觉标记。
输入设备
例如触摸传感器、力传感器、按钮、旋钮、滚轮等。
触觉输出设备
为用户的手提供触觉输出
其它传感器
用于收集手持式控制器、用户与控制器互动的手以及周围环境之间的互动信息。
在操作过程中,手持控制器可收集用户输入,例如手持控制器与周围环境之间的交互信息、用户手指或手与周围环境之间的交互信息,以及与为用户显示的虚拟内容相关的交互信息。
苹果手机怎么查询激活时间
苹果iPhone以其高度易用的系统和高贵简洁的外观赢得了大多数消费者的青睐。 走在街上,你常常会感觉几乎每个人都在使用iPhone。 如此受欢迎的产品在国内难免会有一些不法商人通过走私翻新手机冒充新品来牟取暴利。 那么如何识别呢,一般都是通过查询激活日期来进行的,一起来看看吧。
无论你想查询设备的什么信息,首先必须知道它的序列号,这是每个设备的*ID卡。 具体方法如下:
首先在iPhone主界面找到“设置”图标按钮,点击进入“设置”界面。 在设置中找到“常规”并点击打开。 在上面的选项中找到“关于本机”,点击打开。 在这个界面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设备的信息以及我们需要的序列号。 找到序列号后,将其复制。 有多种方法可以找到下面的激活时间。
1、官网查询
首先打开浏览器,在浏览器地址栏输入selfsolve.apple.com/agreementWarrantyDynamic.do,在打开的“查看您的保修服务和支持期限”页面的“输入您的硬件序列号”下的输入框中输入我们在第一步找到的iPhone序列号,然后点击左侧的“继续”进行查询。
当获取到查询结果后,会跳转到新的界面,在新的界面中,你可以看到iPhone的相关保修服务信息。 如果信息有效,则此处的所有图标都将为红色。
此页面的第三项是 iPhone 硬件的保修到期日期。 其实有人会问,我们要找的是激活时间,为什么不呢,不用担心,虽然是保修期满的日期,但是在其日期一年前,就是激活日期了iPhone 在我们手中。
2、第三方网站查询
由于苹果设备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第三方网站也提供了苹果设备的查询服务,比如微风网、apple110等。 打开网站后,输入刚刚复制的序列号,等待一段时间。
值得提醒的是,第三方网站的查询一般是通过官网进行的,也就是说,如果官网不能这样查询,那么大多数第三方网站也不能。
3、软件查询
下载一些第三方软件。 现在很多软件都提供信息查询服务,比如91助手.itools、序列号查询等,有些助手软件连接设备后,可以手动显示在主页上,非常方便。
以上就是查询苹果设备激活日期的几种方法,非常简单明了。 相信你已经轻松掌握了,但是如果你的苹果设备已经过了保修期,这个查询方法就不起作用了。 一般情况下,如果发现激活时间相差较长,可能是订购了翻新机,于是我赶紧去对应的商店要求退货。 但如果你订的是港版,一般会延迟一周,属于正常现象。
苹果全球预警:98国iPhone用户需防范高级间谍软件威胁
近日消息,苹果公司向全球98个国家的iPhone用户发出了紧急安全警告,指出这些用户可能正面临一种名为“雇佣间谍软件”的高度威胁。这种恶意软件极其隐蔽,能够悄无声息地潜入用户设备,几乎可以获取iPhone上的所有个人数据,包括通讯记录、照片、位置信息以及敏感文件等。
虽然苹果表示无法 100% 确定自己的判断,但他们对检测结果非常有信心,并敦促收到警告的用户认真对待此安全提示。
尽管 iPhone 的安全性很高,但苹果公司与投入巨资寻找和利用系统漏洞的公司之间始终存在着猫鼠游戏般的较量。其中最臭名昭著的是 NSO 集团及其飞马(Pegasus)软件,该软件能够获取 iPhone 上几乎所有存储的个人数据。NSO 向发现漏洞的黑客支付高额费用,这些漏洞可用于零点击攻击,无需目标用户任何交互操作即可入侵设备。
只需收到特定 iMessage 信息(无需打开或进行任何交互),攻击者就能够在用户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完全控制一部 iPhone。
当然,苹果公司一旦发现漏洞,就会努力修复,但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一些时间。在此期间,他们会采取一些措施,例如尝试检测 iPhone 是否被入侵(不一定知道具体入侵方法),然后提醒受害者。例如,苹果曾警告过波兰检察官她的 iPhone 可能被飞马软件入侵。
苹果最初将此类攻击称为“国家支持的攻击”,但今年早些时候将措辞改为“雇佣间谍软件攻击”。
据报道,苹果刚刚向 98 个国家的潜在受害者发出了此类警告之一。“Apple 检测到您的 Apple ID (-xxx-) 关联的 iPhone 正遭受雇佣间谍软件攻击,该攻击试图远程控制您的设备,”苹果在警告信息中写道。
“此次攻击很可能是针对您的身份或您所从事的工作。虽然在检测此类攻击时不可能做到绝对准确,但苹果对该警告非常有信心,请认真对待,”苹果在信息中补充道。
受害者通常会收到启用“锁定模式”的建议。
苹果公司不会透露检测 iPhone 被入侵的具体方法,但 iOS 系统很可能包含定期检查既有防护措施完整性的代码。当设备未通过这些检查时,系统会向苹果发送警报,然后苹果会再通知手机的所有者。这意味着苹果能够在不知道入侵方法的情况下也能检测到 iPhone 被入侵。
苹果新型笔状控制器专利浮出水面:可拆解设计,兼容Vision Pro头显等多设备使用
1月12日消息,美国商标和专利局(USPTO)公开的最新资料显示,苹果公司已成功获得一项关于控制器设计的新专利。该控制器设计独特,采用了与Apple Pencil相似的笔状造型,旨在为用户提供更为自然、便捷的操作体验。这款控制器不仅限于单一设备,其设计理念兼容广泛,可以配合使用在苹果的多种硬件产品上,包括但不限于头戴式显示设备、Mac电脑、iPhone智能手机、iPad平板电脑、电视以及游戏主机等,以满足用户多元化的需求和应用场景。此举预示着苹果或将深入探索并拓宽交互控制领域,进一步提升旗下各类设备间的联动性和用户体验。
根据专利描述,该控制器虽然采用 Apple Pencil 的笔状设计,但可以拆分成两个不同的组件,用作 Apple Vision Pro 类型设备的控制器。
带有加速度计的惯性测量单元:
用于收集控制器动作的信息,如轻扫动作、挥动动作、书写动作、绘图动作、摇动动作、旋转等。
无线通信电路:
用于与头戴式设备等外部设备通信。
跟踪功能:
例如可通过外部电子设备中的光学传感器跟踪的主动或被动视觉标记。
输入设备:
例如触摸传感器、力传感器、按钮、旋钮、滚轮等。
触觉输出设备:
为用户的手提供触觉输出
其它传感器:
用于收集手持式控制器、用户与控制器互动的手以及周围环境之间的互动信息。
在操作过程中,手持控制器可收集用户输入,例如手持控制器与周围环境之间的交互信息、用户手指或手与周围环境之间的交互信息,以及与为用户显示的虚拟内容相关的交互信息。
每日科技早报|六家厂商揭秘大模型在算数方面的困境成因,苹果折叠手机专利意外曝光引人瞩目
六家厂商深入探寻,揭秘大模型在算数方面所面临的困境成因,试图为这一难题寻找解决方案。与此同时,苹果折叠手机专利意外曝光,瞬间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猜测,人们对苹果在折叠手机领域的创新充满期待。
AI算不出9.11和9.9哪个大?六家大模型厂商总结了这些原因
关于“9.11和9.9哪个大”,这样一道小学生难度的数学题难倒了一众海内外AI大模型。大模型厂商相关负责人表示,大模型还没有精准掌控数字间的运算或比较规则,同时,人类对大模型的能力探索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多名业内人士认为,未来需要增强底层基础模型的智能水平,以及从训练数据层面和外部工具层面去解决这样的失误,最终方案可能是提升下一代模型的能力。(腾讯科技)
苹果折叠手机专利曝光,可能更耐摔?
就在不久前,苹果再次取得一项名为「具有耐用折叠显示器的电子设备」的专利,旨在提高折叠屏的耐用性。苹果同时描述了两种可行的方案:一是将需要弯曲或交叉的部分的玻璃做得更薄;二是把其他部分的玻璃加厚。这并非两种冲突的方案,而是苹果眼里的协同合作。(爱范儿)
马斯克们的“暗杀焦虑”:为了人身安全,硅谷大佬们究竟有多努力?
硅谷大佬的安保费用之所以高昂,是因为要覆盖自己、场所、家人三大维度。关于个人随时随地的保护,也是最容易被看到的,即随时围绕在大佬身边的保镖。至于场所,则包括办公区域、不同的地产,以及私人飞机、私人游艇等设施的安全措施。此外,光保护大佬一个人是不够的,其最亲密的家人也需要被保护起来。而扎克伯格作为“最怕死的硅谷富豪”,则揭示着另一个道理:没有最安全,只有更安全。如果没有安全感,安保费用几乎没有上限。(字母榜)
我们在亦庄体验了萝卜快跑、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结果发现……
此刻robotaxi已经颠覆了我们的出行吗?现阶段显然还没有。比如,在App流畅度上,从我们的体验来看,三家的水平距离目前的网约车老大哥滴滴还相差几个量级;比如,因为车辆必须在指定的上下车停靠点,便利性依然打折扣,而当我们下车的位置刚好有一个大水坑时,系统只能提醒我们却不能灵活应变;比如,无人车创造了安静的乘坐空间,但是娱乐性还有待提升。总之,对于robotaxi,我们的期待值还可以拉高一点。(品驾)
OpenAI最新论文,让超强模型自己解释自己
OpenAI又发布了一篇新论文,它是已经不复存在的OpenAI超级对齐团队的“遗作”。它提出了一种新的提升模型可解释性的方式,就是让模型自己解释自己的逻辑,而且解释得越易懂越好。这是一种叫"可检查性训练"的方法,利用一种名为"证明者-验证者博弈"的方法提升模型自己去解释自己的能力。(AI未来指北)
急缺!高校GPU告急,李飞飞辛顿求救
据外媒报道,由于AI算力集群价格高企与大企业订单挤兑,许多美国高校正面临算力的严重短缺,这导致了高校AI研究的滞后与AI研究人才的流失。高校的算力荒由来已久,连顶级高校和学术大牛们也被这一问题困扰。今年5月,斯坦福大学教授李飞飞称学术界正在面临AI计算资源的严重短缺,斯坦福大学的NLP实验室只有64块GPU(英伟达A100)。图灵奖得主杰弗里·辛顿(Geoffery Hinton)更是在学生求助时直言:“我不知道这个问题除了求政府之外还有什么办法。”(智东西)
阿里大模型技术骨干周畅被曝离职,投身AI创业
周畅,花名钟煌,阿里通义千问大模型技术骨干之一,曾和团队推出一系列语言模型、多模态模型。周畅最近被曝将离职创业,有知情人称,周畅虽现在还在阿里云系统中,尚未正式离职,但已确定离职意向。下一步,周畅或剑指AI应用创业,具体方向还未可知。最近不少大厂AI骨干被曝单飞,也有不少创业项目都逐渐浮出水面,AI引起的创业浪潮也还在继续。(量子位)
想用AI机器人颠覆传统媒体?马斯克的Grok在特朗普遇刺中表现一团糟
马斯克对Grok给予了很大期望,希望人们能够通过它获取新闻资讯,进而颠覆传统媒体。在特朗普遭遇暗杀未遂事件后,马斯克旗下AI机器人发布了多条误导性新闻摘要。此次误报事件凸显了Grok在设计上的不足,其依赖的算法和模型可能成为弱点。(腾讯科技)
OpenAI发布迷你AI模型GPT-4o mini
OpenAI推出名为“GPT-4o mini”的迷你AI模型,该模型是GPT-4o的一个分支。OpenAI计划稍后将图像、视频和音频集成到其中。OpenAI表示,GPT-4o mini是目前功能最强大、性价比最高的小参数模型,性能逼近原版GPT-4(界面)
谷歌、微软、英伟达等 14 家公司组建安全AI联盟
在7月18日举办的阿斯彭安全论坛(Aspen Security Forum)会议中,谷歌、微软、OpenAI、亚马逊、英伟达、英特尔等 14 家 AI 领域的大公司宣布联合组建安全人工智能联盟(Coalition for Secure AI,CoSAI)。CoSAI 首先将致力于实现三个目标:开发人工智能安全的最佳实践、应对人工智能领域的挑战、确保人工智能应用的安全。(IT之家)
不变的雷军,变化的小米:高管接力赛背后的小米方法论
复制小米方法论的SU7,也复制了小米手机1发布后的成功——用高出行业的性价比,拿到足够多的订单,继而分摊边际成本,最后赚钱。接下来如果不出意外,小米造车依然还会沿用这套方法论,因为雷军是这个业务的操盘人。同样地,小米的高管团队还会持续变化,因为雷军还在一线。(钛媒体)
ASML和川普连续“虚晃两枪”?台积电“镇场”还怕啥!
2024年二季度台积电收入实现208亿美元,创历史新高,超业绩指引区间上限(196-204亿美元),二季度台积电的毛利率53.2%,略好于指引区间(51-53%)。第三季度预期收入224-232亿美元(市场预期225.28亿美元)和毛利率53.5-55.5%(市场预期52.5%)。收入端环比增长7.7%-11.5%,主要得益于高性能计算的需求带动和苹果新机的备货。毛利率继续回升,主要是因为3nm出货量的增长,带来公司产品均价的提升。(海豚投研)
英伟达官宣全面开源GPU内核驱动,两年迭代至最强版本!下一代Blackwell全用开源
英伟达宣布全面转向开源GPU内核模块!这次开源行动是两年之前英伟达一个举措的延续——2022年5月宣布开源Linux GPU内核驱动模块。这件事在当时引发了多个开源社区和机构的热议,还被网友揣测英伟达这么做的背后原因,是迫于Linux之父Linus Torwalds的压力。过往的恩怨暂且不提,随着最新的英伟达555 Linux驱动程序系列的发布,开源内核驱动程序的支持情况大为改观(新智元)
Skild AI估值100亿,今年最快独角兽诞生了
Skild AI是一家位于匹兹堡的具身智能初创公司,由两位前卡内基梅隆大学教授创办,仅成立一年就获得了3亿美元A轮融资,估值达到15亿美元。Skild AI致力于开发通用人工智能,构建一个通用大脑,可以安装到各种机器人上,使它们能够完成各种任务。(投资界)
奈飞Q2财报:营收95.59亿美元,净利润同比增长44%
奈飞今日公布了该公司的2024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报告显示,奈飞第二季度营收为95.59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81.87亿美元相比增长16.8%;净利润为21.47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14.88亿美元相比增长44%;每股摊薄收益为4.88美元,与去年同期的3.29美元相比实现增长。
奥特曼打造7万亿芯片帝国进展?OpenAI或携手博通开发AI芯片
媒体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称,OpenAI一直在招募曾参与生产谷歌AI芯片张量处理单元(TPU)的前谷歌员工,并寻求开发一款AI服务器芯片,还一直正在与包括博通在内的芯片设计企业洽谈开发新款AI芯片的事宜。OpenAI的团队讨论了最终的芯片如何帮助奥特曼设想中的新AI项目,该项目旨在增加OpenAI等AI开发商的算力。(全天候科技)